建筑塑料模壳液压机模压成型工艺流程是什么呢?
1、加料
加料量多,则制品毛边厚,难以脱模;少则制品不紧密,光泽差;所以加料量要准确。加料工序强调的是加料准确和合理堆放。 一般应堆成“ 中间高,四周低” 的形式。原因:有利于排气;闭模中对模与物料接触时少冲料。
2、闭模
加料完后,即使阳模、阴模闭合。应先快后慢——阳模未接触物料之前,应尽可能使闭模速度快,而当阳模快要接触到物料时,闭模速度要放慢。
先快的优点:有利于缩短非生产时间;避免塑料在未施压前即固化;避免塑料降解。
后慢的优点:防止模具损伤和嵌件移位;有利于充分排除模内空气。
3、排气
排气的原因:热固性塑料在加工中因缩聚等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小分子物质,在成型温度下体积膨胀,形成气泡。
排气的作用:赶走气泡、水分、挥发物,缩短固化周期,避免制品内部出现气泡或分层现象。
排气的方式:卸压,松模,时间很短(零点几秒~几秒),如此连续几次(2~5次)。
排气的次数、间隔时间等,决定于所模压物料的性质。
4、固化
在一定的P、T 下,经过一定的t,使缩聚反应达到要求的交联程度。从理论上说,经过固化后,原来可溶可熔的线性树脂变成了不溶物熔的体型结构的材料。
在实际操作中,全部固化过程不一定完全在固化阶段完成,而在脱模以后的“后烘”工序完成。以提高设备利用率。例:酚醛塑料的后烘温度:90~150℃,时间:几小时~几十小时
5、脱模
热固性塑料可趁热脱模,通常靠顶出杆来完成。热脱模须注意两个问题:防止冷却翘曲和防止产生内应力。
6、后处理
热处理——消除内应力;进一步固化,直至固化完全。处理温度比成型温度高10~50℃。整修——修边。